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70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70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读书|民国大师们是怎样读大学的?(民国如何去北大读书)

来源:70择校网   时间:2024-06-26 16:02:49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张宁芳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描绘民国学生的大学考试、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毕业故事等,通过胡适、费孝通、潘光旦、陈岱孙赵元任茅盾冰心钱锺书季羡林等知名学者对求学经历的记述和回忆,并利用民国报刊、口述资料、学校档案等材料,重现民国时期大学的优良学风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民国时期知名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生动展现了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书评

民国大师们是怎样读大学的?

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民国时的大学校园再次以生动的形式进入我们的视野。那是一个新旧冲突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喷涌的年代。《新青年》杂志的艰难生存,《狂人日记》的振聋发聩,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陈独秀谈文学革命时的慷慨陈词……这些无一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样一个剧烈变动的年代,大学校园是难得能让人沉下心学习与成长的一方“净土”。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一书就以民国前期,即1912-1937年这个时期为背景,娓娓道来季羡林、何炳棣许渊冲、冰心、蒋梦麟等民国大师们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通过阅读他们的回忆,我们慢慢走进那时的大学校园:艰难的备考、择校、选专业,指引人生方向的名师与畅谈未来希望的同学,体育场上挥洒的汗水与图书馆内“开矿”的身影,还有味美价廉的食堂与小吃店,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与课外实践……对于民国大师们来说,在大学校园中度过的时光终生难忘。

书中选取的人物也是那一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求学故事能带给今天的我们同样的情感共鸣与思考,更能让感兴趣的读者在文字中一睹民国时期大学校园的风采。

比如谈到北大、清华两校的国文考题,书中举例以“梦游清华园记”为题的作文题和仅有三字“孙行者”的对对子题,生动有趣,引人思索。再如谈到选专业,书中择取蒋梦麟、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邹韬奋、钱伟长、何炳棣等大师为报国、实现个人价值而做出改变专业决定的事例,对于今天纠结于专业选择的青年学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谈到大学里的名师,书中有蔡元培、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家的师者风范和毕业寄语。

书中还提到北大当年的“偷听生”群体,即“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未办旁听手续,未经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开放包容的北大校园给这些“偷听生”们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他们的活跃也成为北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学习外,那时的学子们还在大学校园留下了许多有关美食、体育锻炼、课外实践的美好回忆。如谈到清华的伙食很好,书中举了梁实秋与室友比饭量,最终创下一顿饭吃12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纪录的小故事。还有人在吃饭时假意让同桌的人说个笑话,自己则疯狂地夹菜,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在体育方面,当时的清华重视普及性体育,每天有一小时的强制锻炼,还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田径爬绳游泳等五项测验。这对于调剂繁重的课业、增强学生体质等都大有好处。

书中也提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大等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社团组织。如冰心就曾是燕大女校“学生自治会”的骨干,业余时间还积极参与演戏卖票等工作。西南联大时期,一些进步学生发现云南当地人受教育机会有限,便创办“民众夜校”,招收8-10岁的失学儿童,普及知识的同时融入革命道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这些课外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其中许多活跃分子在后来成为各领域的精英人物。

作者:王小菲

编辑:薛伟平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70c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蜀ICP备2023017077号